923 因祸得福
夏月初并非土生土长的大齐人,生在物流运输发达时代的她,对于古代各种食物运输的了解,也仅仅停留在诗句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上头。 听了廖老爷子跟何怀生的讲述,才意识到在古代,每年各种时令鲜货的进贡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。 “别的不说,光是鲥鱼的时贡,就不知花费多少。”廖老爷子摇摇头道,“两千多里路,光是将鱼运到京城来,就得花费一个多月的工夫。十几艘船,数千役夫,这一路上都需得用冰辟热,每年在路上倒毙的人马都不知多少,劳民伤财啊! “这还仅仅是一项,其他如鲜笋、枇杷、荔枝、鲜藕……还有秋冬时节吃的鲜菜,都是这样运进京城的。”何怀生也跟着道,“鱼靠冰尚且可存,南方的鲜菜运送入京更是难上加难,所以说,夏娘子这玻璃大棚的法子若是当真能行,那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啊!” 夏月初并不担心保定府大棚里的蔬菜,她走前安排了人专门伺弄,注意事项也都细细交代过了,最近这段时间的天气也一直很好,看秦铮和杨艾琪送来的信中,也说大棚里的菜都长势很好。 不过对于初次接触玻璃大棚种植的廖老爷子和何怀生来说,心里自然是有许多担忧和不确定的,所以两个人商议了一番之后,何怀生还是决定自己亲自去保定府一看究竟。 廖老爷子倒是想亲自去看的,但是如今天气转凉,去保定府虽说不远,可也是要在路上颠簸大半日的,他这样的年纪着实不适合再这样操劳。 所以夏月初接收到何怀生递过来的眼神之后,便用自己需要廖老从旁指导为借口把人给留下来了。 虽然已经去皇庄看过建设到一半的玻璃大棚,但是何怀生不得不说,保定府上膳堂内的玻璃大棚,还是给了他极大的惊喜。 外面已经是秋风萧瑟的九月底,今年冷得早,前几日刚下过一场霜,外面基本已经看不到什么绿色。 但是玻璃大棚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热闹景象。 菠菜舒展着身躯,茼蒿嫩得能掐出水儿来,油菜顶着绿油油的叶子,辣椒和茄子挺着笔直的腰杆,已经开出星星点点的花。 黄瓜和豆角都已经伸出嫩绿色的触须,试探着爬上了早就搭好的架子,层层绿叶的遮掩下,隐约已经可以看到几抹羞涩的嫩黄。 何怀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 要知道,为了让皇上和宫中的主子们在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,各个皇庄也都是用尽各种办法,各种样式的暖房也盖了不少。 但基本上除了蒜苗、豆芽、韭黄之类的东西,其他一律都种不活。 所以对夏月初弄出的这个玻璃大棚,何怀生一直也是持怀疑态度的,但是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受冲击。 秦铮陪着何怀生参观大棚,见他这幅吃惊不已的模样,忍不住笑着说:“若非是亲眼看着这些菜一天天长起来,我都很难相信这里的一切,太神奇了,不是么?” “难道关键是在玻璃上么?”何怀生看着玻璃大棚,喃喃自语。 “夏娘子说,关键是在太阳上头。”秦铮说着抬头看向天空,被灿烂的阳光刺激得眯起眼睛,“她说咱们大齐的暖房都是阴暗不见光的,所以虽然冷热适宜,但是菜却还是无法生长。就好比南方如果阴雨不停、不出太阳的话,地里的作物长得就不好,这也是一样的道理。 玻璃大棚能够让作物晒到太阳,还能隔绝冷风,保住大棚内的温暖,所以才会长得这样好。” 秦铮说罢掏出钥匙开锁,打开玻璃大棚的门,请何怀生进去细看。 如今薛壮跟夏月初都不在上膳堂,这个玻璃大棚便成了秦铮关注的重点,钥匙每天不离身地挂着,谁要进来都必须要经过他才行。 何怀生跟在秦铮后面走入大棚,只觉一股暖意扑面而来,似乎还听到有细微的嗡嗡声。 他抬眼环顾一圈,只见大棚的角落处安放着一个蜂箱,蜜蜂们出来进去地忙碌着。 秦铮见状解释道:“夏娘子走前吩咐过,说大棚里的作物开花之后,就该放一箱蜜蜂进来。” 何怀生点点头,蹲下|身仔细看着地里的菜,还掐下一根葱叶擦干净,放进嘴里嚼了几下,味道与外面种的一般无二,并没有他想象中会淡而无味的情况出现。 他忍不住心下感慨。 师父最开始想收夏月初为徒,在见识过对方的厨艺之后,他是能够理解的。 厨师也算是手艺人,注重传承。 一个厨艺大师,再有本事也只是自己强,若是教不出一个青出于蓝的继承人,难免会觉得留有遗憾。 他如今也是做别人师父、师爷的人了,所以更加能理解师父遇到好苗子的那种欣喜和爱不释手。 但不知道为什么,师父后来为何会放弃了这个想法,甚至不惜放下身段与对方平辈论交,如今基本处成了忘年交。 要知道,哪怕夏月初另有师承,对方的身份地位也不会高过自家师父,在厨行里,改投他人名下的事儿也并不少。 然而此时看着眼前绿油油的蔬菜,何怀生才总算是知道了夏月初的厉害之处,深觉自己无论是厨艺水平还是识人的能力上,跟师父都还有着巨大的差距。 看着大棚里的菜,想到京郊的庄子很快也会建起这样的大棚,今年过年乃至于以后年年冬天都不愁没有新鲜蔬菜了,满意的笑容不受控制地在何怀生脸上绽放。 “算算日子,等到吐蕃王进京的时候,正好是这批菜最适合收获的时候,真是安排得恰到好处啊!”何怀生忍不住扭头对身旁的秦铮道,“难怪古人云,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,薛小将军逃亡在外本是祸事,但若非如此,也不可能遇到夏娘子这样一个妙人儿,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啊!”